您当前的位置 >> 上海驻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> 新闻资讯 > 正文
2020年上海老龄人口将超570万
2016-02-15 浏览:次
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。根据联合国确定的标准,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%,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%,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阶段。上海自1979年开始,步入老龄化社会。
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编的《上海养老服务发展报告》显示,至2014年末,上海常住人口总数达2425.68万,其中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413.98万左右,占比28.8%;80岁以上户籍高龄老年人口75.32万,占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18.2%,占户籍总人口的5.2%。从2000年开始,上海就已成为深度老龄化的城市,过去5年间,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每年还在以19.66万人的数量增加。
据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2014年预测,至2020年,上海常住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570万。从户籍人口发展趋势来看,2015年至2020年间,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量将超过21万,总量将于2018年突破500万,至2020年达到531万,预计2045年至2050年间将达到峰值。其中80%以上的老年人,是独生子女父母,空巢现象愈加明显。2000年至2014年,上海老年抚养系数由26.1%提高到46.6%。至2014年末,上海人口预期寿命达到82.29岁,其中男性80.04岁,女性84.59岁。
面对上海严峻的老龄化形势,上海从上世纪80年代起,率先探索开展社会养老服务,养老也成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。上海市政协委员、上海市外办副巡视员景莹指出,目前,上海居家养老、社区养老等各类形式的养老服务尚在起步探索阶段,还未能有效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,集中式的机构养老服务仍是养老服务格局的主要支撑。因此,建设一支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娴熟业务技能的专业化、职业化机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迫在眉睫。
当前,上海市养老服务从业队伍有何特点?景莹在提案中指出,职业岗位缺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,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偏高,队伍老化现象严重;下岗再就业人员、外来务工人员居多,且以农村户籍已婚女性为主,本地适龄劳动力还在不断萎缩。同时,还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。根据 2013 年《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现状调查》显示,我国养老护理员中,小学及以下文化占 21.7%,初中文化占45.2%,而上海市的平均水平与之相当。事实上,目前的养老产业中,真正“科班”出生的专业人才不多,多数从业人员来自大专院校、中等专业技术学校,且康复保健、老年心理护理、法律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加紧缺,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。景莹指出,目前上海本地 8 所护理学校中,仅有 1 所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,且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;同时,毕业后从事对口行业的人数也不足 5%。最后,由于无相关职业培训、工资待遇低、劳动强度大、责任风险大和社会认可度低等多方面因素,导致养老从业人员流动性大。景莹建议,相关政府部门应在教育、专业职业评定、人才保障等多领域制定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,支持引导全市中高等院校开设养老护理、老年服务等专业,有计划地从相关专业毕业生中吸纳老年康复、护理、保健、营养、心理等方面的人才充实到机构养老服务从业人才队伍中,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。另一方面,景莹还建议,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培训机制,逐步推行实施持证上岗制度,加大《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(试行)》、《上海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实施“以奖代补”扶持政策》等政策落实力度,并对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个人给予培训补助和岗位津贴;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。针对目前上海市对养老护理员认证仅有1家机构的情况,她还建议尽快制定出台扶持政策,着力引进和培育有资质、权威性的第三方培训机构,拓展培训渠道,形成培训服务市场的良性竞争,有效提高培训效果。此外,景莹建议结合现有医疗保险制度,对生活能力受限的老人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,提高老年人对养老需求服务的购买力。同时,降低养老行业准入门槛,打破行政垄断,推动行业公平竞争。
来源:界面